课堂行走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站立位置的动态变化,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非语言性的教学策略,不同的行走路线背后是教师不同的教学理念,体现的是对学生不同程度的关注,这是课堂教学的细节。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对课堂细节关注和研究。2013年11月8日,江北实验中学借助区心理优质课比赛的平台,在学校教科室的组织下开展了以“教师课堂行走路线”为主题的青年教师课堂观察活动。
两位赛课选手为大家展示了两堂各具特色的心理辅导课:《悦纳自我 幸福人生》、《言语的温度》,每位青年教师按照听课观察表的要求,对团体热身阶段、团体转化阶段、团体工作阶段和团体结束阶段这四个环节中的教师站位及行走路线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和仔细的记录。在课后交流讨论时,青年老师们对“教师课堂行走”的教学效果产生了共鸣:当讲解知识时,老师更多地站在讲台区域,以便集中同学的注意力;当师生互动时,老师会不时地来到学生身边,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便于交流;当小组讨论时,老师就会深入学生中间,以便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驾驭课堂。在观察的过程中,听课老师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授课老师经常习惯性地站在自己的右边,比较多地关注到第二、三排的学生,较少关注到最前面和最后面的学生,导致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通过观察和交流,反思自己的课堂,青年老师们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课堂行走虽然只是细节,而且更多的时候还受到习惯的制约,但是细节决定成败,教师的行走有助于打造动态和谐的课堂。改进课堂行走方式,避免以讲台为中心远离学生,学生的精彩才是课堂的精彩。改变课堂的行走方式,让课堂流动着智慧与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