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清风和煦、春意盎然的日子里,区教研员王晓东老师分别于3月6日和7日两次走进江北区实验小学,认真聆听了我校四位老师的常态课,我校毛东辉副校长、两位教研组长和同年级段的老师们共同参与听评课。
赵老师执教了二下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一课,在教学的过程中,赵老师让学生通过观察小人图案的特征,操作实物剪纸,开展空间想象,结合逻辑推理,思维表达,促成头脑中表象的外显。学生自主尝试和建构,发现折纸、画图的规律与方法,归纳得到基本原理。并在恰当的时机进行操作、思考,反思验证不合乎实际的情况下,教会学生学会及时调整修改,再次尝试,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将儿童的思维引向对数学本质的思考,促进思维与素养的共生、共长。
朱老师和赵老师同课异构,她从剪纸作品入手,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研究如何剪出4个拉手的小人。学生仔细观察要剪的图形的特点,接着化繁为简,从易到难,先学着剪1个小人,探究画法以及剪法,辨析错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然后再拔高难度,剪2个拉手的小人,辨析错例,加深理解,最后自己尝试去剪4个。学生边操作边反思,从动手中感悟其中的奥秘。
胡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整理和复习。首先,胡老师引领学生根据例题梳理本单元中口算除法,随后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完成笔算除法知识点梳理,体现了学生的真实整理能力。在练习环节,复习巩固了口算、笔算的算法及算理。最后,依托我校植树节活动,设计一组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不同方法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黄老师着眼于从学生的现实生活选取熟悉的事例,本着数学生活化的新课程理念,抓住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教学。首先搜集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的男女生人数,制成两张单式统计表;然后通过分层次的几个问题,让学生产生需求:有些问题不能从单个的表中直接找到所需的信息,产生了将几张表格合并在一起的认知;接着学生慢慢一步步完善自己的设计,简化自己的统计表,根据需求设计出了复式统计表。活动中,学生经历知识,体验知识,把新知识纳入原有认识结构中,成为有效知识,教师的“教”变为“引”,学生的“学”变为“探”。
课后,王老师首先认真聆听了每位上课老师的设计思路以及想法,鼓励肯定老师们教态自然,教学设计有自己的特色,之后还对每节课进行了耐心全面、细致入微地点评和指导,提出了更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同时王老师针对老师们写的教案和课堂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精准定位,理清教学目标。教学中一定要明确目标,目标不能过大、空、虚,要接地气、可操作、可检测。
2、研究教材,明确教学重点。备课时要抓住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到底是什么?这样的教学过程对学生的价值在哪里,大不大?备课一定要周全,对于学生的课堂生成要有充分的预设,必要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
3、真正让学教评一致性落地。教学中要重视知识性和操作性相结合,教学中要慢下来,让学生看清楚,然后动起来,才能让学生记得更清楚。要积累想象的经验,用数学的方法来教学。
学无止境,教研脚步不停。非常感谢王老师给予我们及时的帮助和指导。此次活动,不仅为我校教师搭建了成长平台,也有效促进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为学须刚与恒,不刚则隋,不恒则退。我们一起潜心钻研、共同努力,向下生根,向上生长,实现课堂教学的突破,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